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05年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的通知

时间:2024-06-29 02:56:1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30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05年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的通知

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05年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的通知

宁政办〔2005〕3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2004年,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为进一步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经市政府研究,现将200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66万亩、总产82万吨的指导性计划分解下达给你们(见附表),并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物资,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市是粮食主销区,抓好粮食生产对于稳定粮食供求、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各地要把发展粮食生产摆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抓好粮食生产的着力点放在保护耕地、依靠科技、改善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上来。要认真落实好“米袋子”县(市、区)长负责制,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加强指导、检查和服务,把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力度。今年,我省将全面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并继续实行订单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粮食最低价收购等支持粮食生产优惠政策。各级政府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墙报、制作发放粮食生产政策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及时把政策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狠抓计划落实。各地要把粮食生产的指导性计划细化,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用途管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保障粮食生产的用地需要。要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优惠政策措施,对近年来休耕、闲置的耕地,要鼓励农民进行复垦、复耕,恢复粮食生产。特别是当前要千方百计落实早稻面积,力争达到30万亩,比2004年增加1.5万亩。同时,通过间作套种等措施,着力扩大旱粮、杂粮种植面积。
四、推广实用技术。要紧紧依靠科学进步,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实施“粮食丰产技术推广工程”和“种子工程”,加快高产、优质粮食品种的推广。组织推广优质低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甘薯、马铃薯脱毒技术,抛秧、旱育秧及水稻免耕栽培等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推行高产高效耕作模式。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开展技术推广服务,采取蹲点包片等形式,抓好示范推广,提高科技入户率、技术到位率。
五、改善生产条件。要继续推行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沃土工程”,努力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坚持防旱排涝“两手抓”,抓好重点旱片治理、节水灌溉和低洼地、内涝田的排洪排涝设施建设,改善耕作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六、落实种子储备。全市按36.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的用种量储备应急种子,并按照重新调整确定的市级9万亩、县(市、区)级27.8万亩(见附表)落实储备任务。各县(市、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将种子储备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储备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储备种子按时入库。
七、加强部门协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为粮食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农业、供销、交通等部门要竭尽全力,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调运、储备和供应工作;财政、金融部门要加强资金的筹集、调度,加大对粮食生产特别是春耕生产的资金支持;工商、物价、质监、农业等有关部门要联手行动,严厉打击农资假冒伪劣、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资市场稳定,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其他各有关部门都要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为粮食生产提供优质服务,力争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粮食生产“一稳二增一提高”的目标。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五年三月十日


印发肇庆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编制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肇府办[2006]6号





印发肇庆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编制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肇庆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室职能配置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六年一月九日





肇庆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室职能配置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市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肇庆市人员编制精简方案>和<肇庆市市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意见>的通知》(肇发[2001]12号)设置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室(以下简称市政府研究室),是市人民政府从事综合性调查研究的工作部门。根据市政府十届二十二次常务会议决定(见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05年第17号),市政府研究室与市经济技术顾问团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顾问团办公室)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

一、职能调整

将市顾问团办公室的职能并入市政府研究室。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市政府研究室、市顾问团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二)负责起草市政府工作报告和综合文字材料起草;

(三)参与制订本市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四)综合整理全市经济发展情况;

(五)参与撰写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材料;

(六)开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题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七)协助开展政策研究和咨询、决策参考、意见收集;

(八)负责政府与顾问之间的联络工作,拟定顾问团的工作部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九)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政府研究(市顾问团办公室)设4个职能科:

(一)文秘科

负责全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编写每年的市情概况;综合协调机关政务、事务工作。负责本部门综合性文件的起草;机要保密、文书档案、文电收发、接待、大型会议、重要活动等的组织工作;协助做好党务、工会等工作。

(二)产业科

负责全市经济情况综合及工业、交通、贸易、农林、旅游、对外经济合作、科技等微观经济运行方面重大问题的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综合科

负责综合文字材料起草及计划、财政、税务、金融、物价、社保、劳动、城建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改革等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发展方面重大问题的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顾问联络科

负责市顾问团工作的具体组织落实,联系沟通顾问,征集和反映顾问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协调顾问开展活动,编辑、出版顾问团刊物、网页。

四、人员编制

市政府研究室(市顾问团办公室)机关行政编制9名(含动态编制1名),事业编制8名(含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2名)。其中主任1名(兼顾问团办公室主任),副主任2名;顾问团办公室副主任1名,正副科长6名。


国家税务总局、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船舶车船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交通运输部


国家税务总局、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船舶车船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税发[2009]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交通厅(局、委),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各直属海事局、地方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在各级税务部门的精心组织和有关方面的积极配合下,贯彻落实工作开展顺利。但是,部分地区对船舶车船税的征收和管理不够有力,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为全面贯彻执行条例,做好船舶车船税的征收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经国家税务总局和交通运输部研究,现就做好船舶车船税的征收管理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密切配合,做好船舶车船税的征收管理工作

  车船税属于地方收入的税种,对船舶征收车船税是做好车船税征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船舶管理,促进水上运输和相关事业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维护地方政府的经济权益有着重要意义。我国船舶数量多、流动性大、分布面广,船舶车船税征管较为困难。各级税务和交通运输部门海事管理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税务机关应主动争取海事管理机构的支持,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要发挥船舶监督管理优势,通过向税务部门提供船舶信息和协助代征船舶车船税等方式,积极支持和配合税务机关做好船舶车船税的征收管理工作。

  二、健全管理机制,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船舶车船税委托代征工作

  为提高船舶车船税的征管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成本,方便纳税人缴纳税款,凡在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管理机构登记管理的应税船舶,其车船税一律由船籍港所在地的税务部门委托当地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管理机构代征。各级税务部门要主动沟通联系,与海事管理机构协商船舶车船税委托代征的具体事宜;交通运输部各直属海事管理机构应积极配合当地税务部门,共同做好船舶车船税的委托代征工作。

  对于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海事管理机构登记管理的船舶,各级税务部门应主动和当地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协商,积极探索创新征管模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因地制宜的采取委托代征或协助把关等方式,建立有效的社会协税护税控管机制。

  已实行委托代征的地区要建立健全委托代征工作管理机制。税务部门要会同海事管理机构制定船舶车船税代征管理办法,明确委托代征单位的纳税申报时间和内容、代征税款的解缴方式和具体期限、代征手续费的支付比例和支付方式、船舶信息交换等方面内容,明确各方职责,规范征管行为。
  三、依托信息手段,搭建畅通渠道,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

  各级地方税务部门应充分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与海事管理机构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搭建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通过与交通运输部门海事管理机构定期交换船舶的登记信息和纳税信息,建立船舶车船税的税源数据库,加强船舶车船税的源泉控管,堵塞征管漏洞。

  如开发委托代征船舶车船税信息系统,系统不仅要具备采集船舶基本信息、登记完税和减免税信息、计算代征税款金额、打印完税凭证、汇总税款解缴等功能,还要与税务征管系统定期交换数据,提高船舶车船税委托代征水平,确保船舶车船税委托代征工作顺利进行。

                     国家税务总局 交通运输部
                     二○○九年三月十七日